作者:[美/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石国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何况,当命运悄然降临,将他的灵魂封闭在永不停息的滚筒之中,轻轻地向前推动,让他注定一生不得安歇的时候——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
梗概
马丁是个内心世界丰富的、热爱生活的孩子,在不断迁居的过程中,体验着生活种种细节所带给他的神秘与诱惑。脱离了家庭的束缚,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剑桥读大学时终于完全地释放了出来,除了让他着迷的科学领域与人文领域研究,他家境优渥的好朋友达尔文、令他着迷的流亡女孩儿索尼娅,三个人为核心上演了莫名其妙的情感交流与纠缠不清。
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达尔文那样的工作之路,跟随索尼娅来到柏林后,发觉无法进一步发展,于是径自前往法国南部展开乡村生活。期间他对故乡的探索欲望多次强化,终在看望家人、在柏林与另外二人偶然重聚后,确认各自道路的不同,决然的独自非法越境,前去探索幻想中的生活愿景,发掘属于他自己的美妙时刻。
本来看过百科后,发现自己内心模糊的全文总结有许多偏差,而且有许多莫衷一是的地方,于是参照百科开始写,写了两行又全部删掉,别人的终究不是自己的,我还是从我的角度写我看到了什么更为合适。
至于故事背景等更为准确而翔实的记录,参照百度百科>>荣耀——(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著作)
摘录:
一张窄小的婴儿床,两侧是用白绳编织起来的护网,床头有一幅小圣像,床上方的浅色墙壁上挂着一幅水彩画,画中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和一条消失在树林深处的蜿蜒小径。索菲娅经常为马丁朗读一些英语读物,其中有篇故事就讲到了一幅绘着林中小路的画,挂在一个小男孩的床头上方。在一个美好的夜晚,这位像他一样穿着衬衫式睡衣和其他衣物的小男孩从床上走进那幅画里,走上了那条消失在密林中的小路。有一个念头使马丁 很不安母亲可能会发现墙上那幅水彩画和书中插画的相似之处。据他估计,她会为此放心不下,会把画拿走,以防儿子也踏上那条夜间迷途。于是,每次他在临睡前都要在床上祈祷,一边快速地喃喃低语,一边努力跪在枕头上,向上帝祈求别让母亲发觉那条诱人的小径正好在他的头顶上方。后来,青年时代的马丁回首往事,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天夜里从床上跳进了画中,这段经历是不是他那充满幸福和痛苦的人生旅途的起点。他仿佛记得大地冰冷的寒意,森林幽绿的微光,蜿蜒曲折的小径,自己赤脚奔跑时从身边一-闪而过的树干,以及那充满童话般无限机遇的奇怪而黑暗的夜空。
——《荣耀》第二章开头、封底
文本分析
(感觉又要写多了…)
其实这本书前半部分看的也是云山雾罩,这主人公也没干些啥子事情啊~后半部分则是让我提起兴趣却又头大无比,主人公喜欢的女孩性格十分喜怒无常,说话与神态又十分水性杨花,也并未写出多少女性的迷人与魅惑。中转后部倒是能够看出主人公的性格与行事风格在不断地形成落实,他的幻想也一步步走向他探索地生活方式。从他在希腊时与阿拉的风流初探,到大学时的学习探索、课余生活逐渐发展完善,毕业后跟从女孩儿前往柏林以及尝试乡村生活则是率性而为的集大成者,直至最后确认了自己探索的方向,追随荣耀之路。
相较《洛丽塔》中,本作中对女性的描写并非重点,而主要关注了马丁这一主人公心理形成的过程以及与环境不断有机共通结合的一来一回。不由让人想起行为心理学中,究竟是先天的性格基因还是后天环境的不断交互导致了最终一个人的个性塑造。除此之外,本文对环境与情景的刻画、氛围的烘托描写、辅以主观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二者达到了在我看来互通共融的美妙境地,描绘出的剑桥深夜的静谧、柏林落魄家庭的腐坏都颇有代入感。值得一提的是(尤其对我而言),对火车上过夜的情境复刻得无比传神,一个内心饱满充实有力量同时又有柔情的旅行者,深夜独自望向沿途的百感交集,我颇有同感,是我所见的最上品。
同样,相较《洛丽塔》(有点惭愧,之前我只看过作者的这一本书,而且还没看完..)中的道德崩坏的主人公亨伯特,本文中的马丁算是最为良善、纯洁而又对生活有着诉求的主人公了。除了略内向,基本上找不出缺点,才华说有吧绝对不低,但也未达到随手一挥便可生活无忧的境地。总体来看,算是在欧洲迁居的孩子中整体优秀且较为幸运的一个。但直到结尾,也未曾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平凡人,平凡事儿,但却是最富有自我色彩的一个。
触碰点
这本书说起来吧,刚读完似乎只有最终的抉择能够给我一定触动,算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我非常认同他的做法与选择,并且似乎又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前言在看本书正文前曾经读过,不知所云;然读完本书后再次观摩,颇有所感。在此摘录几段,辅以书中细节,望能留存心中所感之一二。
作者纳博科夫,1899年出生于圣彼得堡;1919年流亡德国(俄国革命),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法国与俄罗斯文学/主修动物学;1940年移居美国(纳粹迫害),在大学任教;1961年迁居瑞士。
“如果说马丁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认作是我的远亲(他更讨人喜欢,但也比我幼稚得多),我与他在童年记忆和长大后的个人好恶方面存在某些共同点的话,那么他那对平庸的父母则恰好相反…”
这才发现,原来本书颇有些自传体意味,那个热爱科学与文体的小马丁,就是纳博科夫本人的忠实写照。
“这是我唯一一部带有意图的小说,着重揭示了我那年轻的流亡者在最平凡的乐事和看似无意义的孤独冒险经历中发现的激情与魅力。”
这便是我颇为欣赏本书的一点,别笑,这种探索所带来的激情与魅力与我如今生活中所谓“经历,动词”所带给我的如出一辙!有人或许不理解,我只能说或许时机不到吧。
也多亏了纳博科夫自己讲出来本文他到底想写些什么(笑),否则估计后世的评论家又要瞎猜一气各种推断了吧!
毋庸置疑,在这部小说近乎沦落为虚假的异国情调作品或者平淡无奇的生活喜剧后,它提升到了一种极度纯情和充满忧郁地艺术境地,这种文学高度只有我很久以后写成的《爱达》中才会再次达到。
大师说的话,让我对自己的判断更为坚定了。虽然我不能够敏锐地读出那种艺术境地,但是描述的那种流亡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却让我感同身受。
“我虽慷慨地赐予了马丁许多天赋,却有意没把才华加进去。要把他塑造成画家或作家,那太容易了。要让他成不了画家或作家,同时又赐予他通常是从事创作的人才会有的敏锐感官知觉,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不让他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是在不太喧闹的楼层上有一间打扫得较为干净的陋室罢了),而是为了缓解生存的难受感——那又是多么残酷!建立自己小小的,却又光芒万丈的功绩的诱惑占了上风。”
……这是在说我吗…(再弄完这周就去捣鼓机器学习!)
马丁最后去禁地佐尔兰德时所走的那条危险小径就是在儿童房墙上的水彩画里那条蜿蜓曲折、带有童话色彩的林间小径的延续,通往一个没有意义的终点。
或许,“如愿以偿”这个标题对于本书会更为理想:纳博科夫不可能没注意到,俄语“英勇行为”一词在英语里往往被译成“功绩”,而编纂者在图书目录中采用的正是后者;但是,一旦从中觉察出动词“利用”的含义,那么俄语“英勇行为”的隐含意义一虽 然这种行为很高尚很光荣,却无益无用一就 立即消失了。因此作者选了“荣耀”作为英语书名,与原俄语书名相比,它离字面意义更远,更间接,却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俄语书名的隐含意义及其在骄阳下伸展开的所有纷繁复杂的自然联想。
这就是崇高事业和无私成就的荣耀,是尘世间的荣耀和不完美的世间天堂的荣耀,是彰显个人勇气的荣耀,也是光辉灿烂的殉道者的荣耀。
说实话这段和上一段摘录中,都有一部分我没有完全读懂。然,却予我一种高贵与飘然的感觉,愿有下次机会再读能够理解吧。
《荣耀》的趣味在于别的地方,它创造出推动情节的幻象,需要读者从细小事件的彼此呼应和相互联系中,从小说前后的跳跃切换中去搜寻:一个时隔久远的白日梦直接化作抱在胸前的足球带来的幸福,或是书中偶尔出现的场景马丁母亲在小说勾勒的时间框架外伤心哀恸,而读者只能去猜测这-抽象的未来,甚至在他已经快速翻阅过最后七章,看到情节沿着疯狂的曲折轨迹向后发展,所有人物在暴风骤雨般的尾声中粉墨登场,使故事达到高潮之后,最终恰恰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在一个潮湿晦暗的日子里,一只鸟儿停在栅门上而已。
这结尾读的时候我便知道作者这样安排必有深意,却未能够挖掘出什么。我所见过的强力收束式的结尾,多以解答前文伏笔与总结出作者深意为主;而本书却是就用最平凡的场面什么也不提,便写出了最平凡但最难体悟的那种本真。不得不感叹,纳博科夫作为一个文体家的高明之处。
打个分吧:
【注:5分满分,允许0.5分出现】
语言功力:4
全文架构:2
内涵与神韵:4
推荐指数:3.5
推荐阅读次数: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