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睡前让睿智幽默的老头儿给你讲讲关于机器人的科幻小故事

作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美籍俄裔犹太人..interesting)
译者:叶李华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零、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Issac Asimov《Asimov:The Complete Robot》扉页

全书简介:

  本书收录了阿西莫夫自1939到1977创作的共31篇中短篇小说,大致分为非人形机器人(包括电脑)、金属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人物系列和压轴之作几个板块。
  虽然不像《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那样气势磅礴、背景宏大,亦不像《永恒的终结》、《神们自己》那样寓意深远、哲思惊人——但围绕着机器人三大法则,还有苏珊·凯文这样魅力非凡的角色,每一篇都能让你体验到科技发展的迷人,逻辑思维的奥妙,情境探索的乐趣,以及阿西莫夫那别具特色的幽默口吻。
  从马老板那里借来的书,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半学期,它大部分时间都被笔者置放在床头,每每有时间睡前拿出来(它也是我抗拒手机的一大力量!!)读上一篇,让自己沉浸在思考与逻辑的世界中,看着神一般的苏珊·凯文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处理着林林总总的困境,最后被她变着法儿地用三大定律调戏着笔者的脑子(笑)~有时候则仿佛阿西莫夫端着咖啡坐在火炉边,玩味地眼光看着笔者犯迷糊,然后用幽默而寓意深远的口吻指点着机器人与人类未来的走向……真的是一种极棒的体验,能洗涤笔者一天来被琐事缠绕的灵魂。
  如果一篇不够,还未因精力与逻辑思维透支而打瞌睡,那就再来一篇!

文本分析:

  “如果,拜第二法则之赐,只要不牵涉到伤害人类,我们便要求机器人在各方面无限制地服从,那么任何人类个体,都拥有宰制任何机器人的可怕力量。尤其是,由于第二法则凌驾第三法则之上,任何人都能利用这个服从法则,压倒那个自保法则。他能因为任何理由,或根本毫无理由,就命令任何机器人伤害自己,甚至毁掉自己。”
  “这样公平吗?我们会这样善待动物吗?即使是无生命的器物,若对我们有过贡献,我们也有义务善待它。机器人不是草木,不是动物。它能进行高等思考,使它得以跟我们说话、跟我们讲理、跟我们开玩笑。我们将它们视为朋友,我们和它们一起工作,假如不让它们分享一点友谊的果实,不给他们一点共事的福利,这样说的过去吗?”
  “如果一个人有权命令机器人,做任何不牵涉到伤害人类的事,他就应该有足够的修养,绝不对机器人下达任何牵涉到伤害机器人的命令,除非是基于对人类安全的绝对需要。有了巨大的权力,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责任。如果机器人有三大法则来保护人类,那么要求人类有一两条法律来保护机器人,难道会太过分吗?”

  以上部分出自机器人主角在受到游手好闲的混混意图不轨后,主角的人类好友“小小姐”之子在发布会上做出的阐述,虽有煽动群众之嫌疑,但仍不失有理有据。这也是作者对于长期浸淫的题材、宛如自己的后代般的机器人自身权力的一种思考,拿对待动物和老物件的态度来衬托,反映着人类对于机器人的严苛限制正是出于对于它们的恐惧。


  有那么片刻,法官似乎强忍住笑意。“我懂了你的意思,查尔尼太太。事实上,这方面并没有强制性法律,也没有任何判例。然而,却有个不成文的假设:唯有人类才能享有自由。在上级法院有权驳回的前提下,我能在此制订一条新法律,但我不能轻易违背那个假设。让我跟那个机器人谈谈,安德鲁!”
  “在,法官。”
  这是安德鲁首次在法庭中开口,对于他酷似人类的嗓音,法官似乎有片刻的惊讶。他说:“你为什么想要获得自由,安德鲁?这对你有什么意义?”
  安德鲁说:“您希望当个奴隶吗,法官?”
  “但你不是奴隶。你是个十全十美的机器人,据我所知,你是个机器人天才,能够创作出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假如你获得自由,你能进一步做到什么吗?”
  “或许不会比我现在能做的更多,法官,但我将拥有更大的喜悦。曾有人在本庭提出,只有人类才是自由身。我的看法则是,只有希望获得自由的人才能是自由身,而我希望获得自由。”
  正是这句话点醒了法官。在他的判决中,关键的一句是:“任何生灵只要拥有足够进化的心智,能领悟自由的真谛、渴望自由的状态,吾人一律无权将其自由剥夺。

  以上部分出自机器人主角获取自由身的过程中,在法庭与法官的交谈片段。从引入再到对话内容,作者行文生动而流畅,从法庭的庄严逐渐将聚光灯打向了机器人主角,并最终郑重地推出了最后的判决,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也填充了机器人主角的自我意识感与内心诉求。

触碰点:

以下为中篇小说《双百人》,倒数第二、第三章。

  一位完美无瑕的机器人,在探求自身存在的意义两百年后,终于选择了最后的归宿——死亡,也终究成为了他心心念念的人类。这样的剧情一下抛出,可能略显平淡。但倘若一路读着这篇《双百人》,随着安德鲁·马丁历经五代家庭风雨世事的看过来,那刹那的震撼,恍若隔世,难以言喻。
  作者在这短短两章内,完成了题目的含义解答、内核的揭示、人生意义的探寻、死亡终点的思考、人机界线的模糊划分…全文28k字,推荐阅读,甩个全文豆瓣链接来自 流明 的话题:艾萨克·阿西莫夫《双百人》(1977)


  (被认为是推动机器人大规模使用的狂热者和阴谋家后,苏珊·凯文博士冷静的驳斥了布莱克技师所谓“机器人威胁论“的观点)
  “我在说一件事实,你应该了解为何不能派机器人从事这项任务。你自己刚才怎么说的?好像是机器人的缺陷必须通过人类的聪明才智来平衡。正是如此,年轻人,正是如此,机器人没有聪明才智,它们的心智有限,能被算到最后一位数。事实上,那就是我的工作。”
  “假如机器人接到一个命令,一个精确的命令,它便能忠实地服从。假如那个命令不够精确,除非有进一步的命令,否则它无法修正自己的错误。根据你的报告,那个机器人在太空船上的情形不就是这样吗?所以说,我们怎能派一个机器人去找出(机器人自身的)机件的毛病?我们没有可能下达精确的命令,因为我们自己对那个毛病一无所知。‘找出哪里有问题’这种命令不能下给机器人,它只能下给人类。人类的头脑,至少目前为止,仍是计算不出来的。”

苏珊·凯文 子系列《冒险》

  对于“机器人能否取代人类”这一问题,在半个世纪前作者便为我们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这便是“在思维逻辑和方法论上,在抽象问题标准和艺术创作方面,机器人是无法超越人类的。”(笔者结合自身一定看法与书中所写,一并概括而得)。虽然原文逻辑没有深究,但能够意识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解析,亦是吾等需仰望之事。

苏珊·凯文

  机器人心理学家苏珊·凯文博士这一角色,共出现于阿西莫夫的十篇故事中。
  书中的外界普遍认为凯文博士为人冷淡绝情、尖酸刻薄、视机器人高于一切并且周身毫无女性特点;但在读者眼中的苏珊·凯文嗅觉敏锐、逻辑缜密、心理学造诣颇深,崇尚理性却又富有人文关怀。除去阿西莫夫写的第三篇机器人故事《骗子!》中年轻的凯文博士第一次出场而曾败走麦城、骗出心迹外,其余篇章中一直扮演了无往不利的福尔摩斯乃至神一样的角色。
  是以,一连串山穷水复的困境中,笔者被消耗的睡前残余精力一丝不剩时,总是凯文博士(是的,没有最终答案前苏珊·凯文从来对她的思维逻辑推断一向守口如瓶)如同站在上帝视角一般,开挂地抛出最终解决方案,留下丝毫的暗示让笔者抽丝剥茧半晌,才惊觉逻辑探索过程,虔诚的合上书,仰面天花板,一句“我~靠~”(笑)。
  笔者想,这位苏珊·凯文,便是阿西莫夫本人的化身。她面对世人的冷漠外表,是她对心理、对社会、对机器人学的深刻理解,让她难以与外界正常交流沟通,只能通过她对机器人的追求和推动发展,来促进和帮助人们未来生活的巨变(事实上她做到了,她见证了美国机器人与机械人公司的成立崛起与辉煌,也推动了正子机器人从大型智能玩具发展成人类有史以来最精巧最千变万化的仪器——精妙到过了头,人们处于嫉妒和恐惧而不敢使用的地步);而智商160、一生嗜好写作著作等身、历经二十世纪巨变的阿西莫夫,在笔者心中,亦是这样的人物,他见证了美国科幻小说的崛起与黄金年代,并成为人类科普历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启发着千千万万人类的后代投身于科学和人类发展的事业。

关于阿西莫夫:

  世界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之一,世界三大科幻作家之一,三次星云奖,七次雨果奖,一生著书500余册,范围涵盖除哲学外其余所有图书类别。
  详情请看->知乎问题“历史上有哪些硬核的人?”下 思之如狂 的回答。补充请看豆瓣zorro的笔记——“神一样的人——阿西莫夫”(好了吹捧就到这里)

  对于阿西莫夫的作品,我只看过《永恒的终结》、《神们自己》和《机器人短篇全集》即本书,总体来看人文关怀充溢,科学色彩浓厚,故事多含哲思。诚然,你可以说他的科幻不够玄奥、文笔不够绚烂、结尾反转老套,但对于这些笔者都不认为是瑕疵,原因如下。

  1. 科幻作品的硬核,个体接受能力不一,必定是作者在科技感和人文性之间寻求到某种平衡,那些为了苛求高深而刻意的“硬核”,最终只会钻入牛角尖,失去文学活力与人文关怀。
  2. 文笔追求华丽亦是同理。文笔仅仅是写作之工具,好坏要看作品内核、人物情节等等与作者文笔创立的氛围是否相适应。而对于顶级的作家而言,他们的行文风格必定脱出俗套,开山立派,一读便可以感知是ta的文字。阿西莫夫的文笔便是如此,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有着他独特的美学。
  3. 结尾往往是反转的套路,让读者想起欧·亨利,但是要注意到的是,反转结局的运用得当也说明了作家的写作方式的娴熟,并且能够在前文中埋下足够的信息来支撑最后的反转,能够布局全文结构并最终推动情节达到反转的效果,都需要非凡的洞见与敏捷的才思。更何况,反转式结局多出现在短篇小说中(特别是苏珊·凯文的部分),这也是科幻小说悬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个人感觉,如果他不是刻意绕开哲学方面不做研究,不是坚定的科学单一支持者,则一定是未投入精力去刻意填充,因为以他对历史人文和科技的了解层面,对宇宙框架的逻辑思考,必定对人类学习和发展方法论(哲学)具有独到洞见。

打个分吧:

【注:5分满分,允许0.5分出现】
(再注:本书不敢打5分,是因为笔者对于科幻题材接触较少,打分倾向于保守)
语言功力:4.5
全文架构:-
内涵与神韵:4.5
阅读难度:1

推荐指数:4.5
推荐阅读次数:2次/pick and read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想看点儿什么?客官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