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任他强,明月照大江

书名:《哥儿》(又译为《少爷》)
作者:[日]夏目漱石
译者:陈德文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豪猪小丑红衬衫,天下攘攘,回首转身,女佣阿清竹叶糖。


  在这个世界上,有像小丑一般狂妄自大的家伙,在用不到他的地方,也非要露露面不可;有像豪猪那样的人,两个肩膀扛着一副救世主的面孔,似乎日本少了他就要遭殃;也有像红衬衫那样的人,以涂发蜡和偷女人为自己的嗜好;还有狐狸,装出一副“假如教育是个活人,它穿上大礼服也就成了我”的样子。这些人都各自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架子,独有这位老秧君,似有似无,宛如一只被人当做人质的木偶,规规矩矩地活着。这样的人我从未见过。

夏目漱石《哥儿》腰封

梗概/全书简介:

  我,一个江户哥儿(即东京的少爷),带着从娘胎里带来的鲁直,分家后离开了无甚感情的哥哥和自小照顾自己的女佣人阿清,前往四国教书。
  在都市人眼中的乡下,我行事依旧冲动率真、不谙世事,历经种种,不屑于学校体制内的教条,最终与不打不相识的朋友豪猪共返东京。而我也最终珍惜起女佣阿清的单方面的疼爱与真心,以对待母亲般的方式和她一同生活了下来。

文本分析:

  在校三年间,我也总算同其他人一样地学了。可本来天分就不高,所以排起名次从后边数要方便的多。说也奇怪,混了三年,竟然毕业了。连自己都觉得好笑,当然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就这样安安稳稳地毕业了。

  (作者的笔触是那种幽默感和朴实感兼备的叙述风格)

  摸不清是什么东西时,心中多少有些害怕,一看是蚂蚱,顿时发火了。几只蚂蚱也来吓唬人,看我怎样整治你们。我抡起枕头,狠狠砸了两三次。无奈对方太小,使再大的力气也砸不着他们。没办法我又坐在被子上,像大扫除时卷起软席敲打地面一般一个劲儿猛砸。蚂蚱吃惊了,随着枕头跳上来,或撞击或落在我的肩膀、脑袋和鼻尖上。落在脸上的不能用枕头打,只能用手抓来使劲摔死。

  (面对学生“蚂蚱被窝”的恶作剧,惊吓后的第一反应十分有趣,情感是愤怒并且不顾方式不计后果的发泄到蚂蚱身上..)

  没出息的东西!自己做事不敢承认,干脆别做得好。人家拿不出证据,就假装糊涂死乞白赖。
  想用撒谎来逃避受罚,当初就别去淘气。要淘气就要受处罚,有了处罚淘气才显得有趣。光想淘气不愿受罚,我以为这是一种卑怯的品性。
  这些人究竟为什么上学?上了学就撒谎骗人,背地里阴阴阳阳地干坏事,然后冠冕堂皇的毕了业,以受教育者自居。这简直是一群执迷不悟、微不足道的冥顽子弟。

  不管景色如何优美,和小丑之流待在一起总不会开心。阿清虽然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婆,但是不论带她走到哪里也不会感到羞耻。

  (对着清幽的海钓景色,哥儿又思念起阿清、幻想和她于此同游该有多么快活)

  细想起来,世上大多数人都在鼓励干坏事。他们认为,在社会上不干坏事就无法获得成功。有时见到一些刚正而纯粹的人,就管人家叫“哥儿”或“小子”,百般刁难,态度轻蔑。
  照这样,中小学的德育教员上课时,干脆教学生如何撒谎,如何不信任他人和诬陷他人的法术好了,这样,对社会对自己都有好处。
  …在现今社会上,单纯和直率反遭嘲笑,真叫人没办法啊。

  这种对社会大部的否定,颇有种厚黑学的感觉。虽然略显绝对,但是在社会主流的“成熟”观点中,一部分的确与哥儿所谈及的相符。

  我的头脑不灵光。要是平时,经对方这样花言巧语一摆弄,我就立即觉得自己不对,便诚惶诚恐承认错误退出来。可是今晚上不然,从我刚一来到这里,就感到红衬衫十分可厌。因此,不管他说得多么头头是道,不管他如何玩弄教务主任的一手想驳倒我,这些都毫无关系。
  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被驳得招架不住的人不一定是坏蛋。表面上看,红衬衫俨然如君子,但外表堂皇,其内心却无法使人折服。倘若凭借金钱、权势和理论可以收买人心,那么高利贷主、警察、大学教授该最受人尊敬了。一个中学教务主任靠这点辩才就能使我动心吗?人是靠自己的好恶而行动的,不是凭一张嘴皮子就可以支配的。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不愿意加薪,好吧,我谢绝。再考虑还是这句话。再见。”我说完走出大门。
  头顶上的天空横架着一道银河。

  这一段,写于二十世纪初,充分体现了东方思想中的信念、道德和独立人格(这一点在日本文化中似乎多有体现)相比成功(无论东西方)之重要性。

接着我们两个一问一答:
“你到底是哪里人?”
“我是江户哥儿。”
“唔,江户哥儿?怪不得寸步不让。”
“你是哪儿?”
“我是会津。”
“会津汉子,这样执拗。”

  当初看到这里,笔者忍不住哈哈笑起来。两个鲁直的男人在解开误会后居然是这样的对话,古朴有趣的紧~

  我大老远的来到这里,只要我时刻记挂着阿清,我的一篇真心定能传到她那里。只要能够传达到,写信又有什么必要呢?不写信就说明平安无事地生活着。信这玩意,只要在死的时候、生病的时候或发生什么不幸的时候写一封就够了。

  这种观点,似乎也是日本的特色,唯心,信念之重,对待信的态度。不过我这么说,也或许是因为笔者读本书是与《菊与刀》一并进行的,二者有一定共通之处,并且夏目漱石在我心目中,是日本传统精神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触碰点:

  “我不是一个卑怯的人,也不是胆小鬼,遗憾的是缺乏魄力。”
  “大凡钓鱼和打猎这一行,都是残酷无情之辈干的,不残酷无情,就不会以杀生取乐。不论是鱼是鸟,活着总比被捕杀更快活。”
  “默然感受着他人的恩惠,等于承认这个人的人格,表示对他抱有一番厚意。…我虽然无官无爵,但却是个独立自主的人,要使一个自立的人垂首表示感谢,应该看做是比百万黄金还贵重的礼仪啊!”
  “(豪猪的发言)对这般轻薄的学生加一宽免,就会降低学校的威信。教育的精神不仅在于传授学问,同时还要鼓吹高尚、正直的武士般的精神,扫荡粗野、轻浮、狂躁的恶劣风习。假如害怕引起反作用,害怕事态闹大而姑息养奸,那么,这种恶习何时才能得以矫正呢?”
  “世界上净是些骗子,彼此都在尔虞我诈吧。真令人生厌。世界要是这个样子,我也不甘示弱。我必须效法一般的世人,否则就无法生存。如果说不做拦路抢劫的恶人就混不饱饭吃,那么有没有必要活着倒是很值得考虑。”
  “我生来对一切事情都不在乎,无忧无虑的活到今天。可是到达这里还不知过没过一个月,忽然对世道感到不安起来。虽然未遭受大的劫难,却仿佛平添了五六年的岁数。我想,还是早点了结回东京去最好。”
  “一个人,要像竹子一般正直无邪,这样才靠得住。一个正直的人,哪怕和他争吵也感到舒心。”
  “如果相信人们的悔过和道歉是发自内心,而加以宽慰,那真是太诚实、太愚蠢了。”

打个分吧:

【注:5分满分,允许0.5分出现】
语言功力:3.5
全文架构:3.5
内涵与神韵:4
阅读难度:1.5

推荐指数:3.5
推荐阅读次数:2+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想看点儿什么?客官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