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太宰治
译者:吴季伦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梗概:
津轻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北端,太宰治(原名津岛修治)在这里度过了他前二十年的人生,这里的人与景更成为太宰治日后诸多作品的原型。太宰治虽出身豪门,却从未享受过来自财富或权势的任何好处。他一生立志文学,曾参加左翼运动,又酗酒、殉情,终其一生处于希望和悔恨的矛盾之中。1944年,已有了四次自杀未遂经历的太宰治受人所托,为故乡津轻创作风土游记,回到这个暌别许久的故乡,一扫往日的阴霾愁绪,赏山水、访旧友,展开了异常自我治愈的巡游。
部分读者对太宰治的认识,是建立在《人间失格》或《斜阳》这两部作品上。放荡酒色、心灵矛盾、哀伤为人的挣扎,成为了太宰文学的典型。相反,阅读《津轻》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明亮体验。乍看像是以地理与特色进行导览的游记,细看则不然。太宰治认真阅读了大量地方历史文献,再穿插访友经验与回忆片段,写出了这部“不只是游记”的作品。他笔下的景色都十分温暖,那些小酒馆、渔村巷弄、堤川、观澜山,在港口缓缓落下的各类雪花,以及水色浅、盐分淡、隐隐飘着海潮香味的蟹田海岸……他是如此努力想展示自己故乡的美与自己文化气质的根源,以少有的温柔笔触,为读者描绘了这片他生命中仅存的光明之地。此外,太宰治的历史观、文学观与思想的形成缘由,也在这部书里与故旧的饮宴讨论中,徐徐的舒展开来。
文本分析:
是游记吗?
对于熟悉日本历史、日本自然地理与区域发展情况的人来讲,本书可以算是一本能够了解到不少地方特色的游记,能够看出太宰治在写此书时下了不少功夫阅读地方文献。
但在笔者这样一个对日本文化了解甚少的门外汉,读着还是觉得略显生硬。游历过程和当地传说、发展历史之间的转换不够圆润,毕竟不是太宰治自己完全掌握的东西嘛,也可以理解。
如果你希望通过此书来了解本州北部青森县的相关信息,本书还是不太适合,太宰治东一句西一句的闲扯和叙述会让你对这个地区的了解变得肢零破碎、不成体系。唯一可取之处,或许在于对津轻本地人情描写还是颇有韵味。
是悲秋怀春的追忆录吗?
本书确实提及了太宰治的童年时期部分回忆,但全书氛围却是轻松而随意的,并不存在令读者哀戚伤感的那些桥段。
太宰治的笔触,向来是颇为坦诚而略带戏谑幽默的。本书同样非常坦率地刻画了他的一言一行,由于背景是他多年未归的故乡,除了追忆外还有一丝少年发现新世界的惊奇。抛开历史与传说部分,读起来轻松而明快。
四不像,为什么要读此书?
如果你对太宰治这位作家十分喜爱,同时希望了解他文学观是如何形成、原生家庭背景又是如何,本书十分适合你。
太宰治的短片怪谈里的笔触,十分有古风,读起来浑然天成、圆滑老道。本书中的人情世故描写,读来也有同感。有闲暇时间并愿意细细品味日本北部的风土人情,你也可以尝试本书。
除此之外,不太建议阅读。
触碰点:
太宰治对人性的解读,还是十分深刻而剔透的
“正因为我是血统纯正的津轻人,才能如此肆无忌惮地大讲津轻的坏话。但是,如果其他地方的人听到我讲这些坏话,因而全盘尽信并且瞧不起津轻,我想自己还是会觉得不太高兴。再怎么说,我毕竟深爱着津轻。”
就像网上曾经流传过“母校就是只有你自己能说他这不好那不好,却不允许别人说他一句坏话的地方啊”,笔者深以为然,而且还特别佩服写出这样子话的那位网友,却未曾想到他是偷师于太宰。太宰治早已洞悉了人的心灵,将那种对故乡的复杂情感灵动的表现了出来。
津轻人的待客方式
..!..!..!…(整整两页的对妻子连续下指令)
以上段落我绝对没有采取夸饰的描写技巧。这种犹如狂风怒涛席卷的待客之道,便是津轻人表达热忱的方式。
…我想请读者留意一件事——当天S事务长那种接待的方式,才是津轻人热情的表现,而且是地道津轻人才会有的反应。其实,我也时常出现和S事务长完全相同的反应,所以在这里才能不加掩饰的说出来。每逢有朋友远道来访时,我总是高兴得心头砰砰跳,简直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只好在屋子里莫名地兜来转去,甚至还曾经一头撞上电灯,打破了灯罩。原意是想竭诚款待,不惜把家里的所有好东西通通搬出来招待客人,岂料反倒让客人瞠目结舌,事后还得去向客人为自己的失利致歉。
在归途上,我觉得仿佛从S事务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宿命,深深感到一种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或许津轻人表达热情的时候,得先对上清水稀释以后再端出来,否则太过浓稠,外地人只怕无福消受。
…津轻人另一项特征,便是平常时候比一般人更加腼腆而敏感。地道的津轻人平时绝不会是粗鲁的野蛮人,甚至比半吊子的都市人来的优雅与体贴多了。然而,这种情绪压抑却会在某种情况之下彻底溃堤。
率真而鲁直的待客方式,内向而敏感的性格。读完不禁让人会心一笑,或许又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影子?
本州岛最北部的光景
起先我们还在争辩着那些无聊的话题,好整以暇的逛游,可两人的脚步逐渐加快,几乎像在竞走,也闭嘴不谈了。因为从三厩来到这里,酒气已消,寒意逼人,不得不加紧赶路,两人同样行色匆匆。海风愈发强劲,好几次险些卷飞了我的帽子,每一次我都得用力拽下帽檐,到最后终于把人造羊毛短纤的帽檐给扯破了。豆大的雨点一阵一阵地扑打,黑压压的厚云压在天边,海浪也愈发汹涌。我们走在岸边小径,不时有浪沫溅上了面颊。
大约在走了两个小时以后,四围的风景似乎变得异样凄凉,甚或可以用“凄怆”来形容。那已经称不上是风景了。所谓的风景,会在悠久的岁月中得到许多人的观赏和赞誉,亦即在人的凝视中变得温柔,被人驯服后变得婉顺。即便是高达一百米的华严瀑布,也宛如成了一头笼中猛兽,可以从中隐约嗅到人味。举凡自古以来出现在绘画中、在和歌与俳句中被吟咏的名胜险境,一概毫无例外,皆可感受到有人存在的氛围;然而,位于本州岛北端的这处海岸,却根本成不了风景,甚至不允许点(点缀的)景人物的出现。就像冈察洛夫的经历,在大洋上航行遇到的风暴,无法为这样的海浪找出一个完美的形容词,凝视片刻,他只叹着气,说了一句“太可怕了”。
本段的景物描写,尤其是第二段关于“人气儿”的叙述,颇为传神。
寻找阿竹
阿竹是太宰小时的女仆,但由于家庭缘故,亲密的近乎于他的母亲一样。
此部分位于本书结尾,心理变化描写颇为细致,那种拜访故人的激动与惶恐之感,身临其境。阔别阿竹近三十年的太宰治寻找的过程颇为不顺,已然心灰意冷,却在最后一刻峰回路转遇到阿竹的女儿。当他们重逢,意料中的狂喜、激动完全没有出现,两人都是出乎意料的平静,当然心中都在不断激荡着那种血脉相容的感觉。
“我是修治。”我笑了笑,拿下帽子。
“啊哟!”阿竹只这么一声,没有笑容,神情严肃。但她旋即放松了浑身的僵硬,用一种佯装无事,却又透着虚弱的语气说:“来,进来看运动会吧。”说着,阿竹带我进到她的凉棚里,只说了一句:“你就坐这里吧!”说完,便拉我坐在她旁边,不发一语的正身端坐,双手搁放在灯笼裤里跪弯的膝头上,全神贯注地观看孩子们赛跑。然而,我非但没有丝毫抱怨,反而终于放下了心上的那块大石。我伸直了双腿,怔愣的看着运动会,心中没有任何牵挂,也就是那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完全无忧无愁的心情。所谓的心灵平静,大概就是指这种状态吧。倘若确然如此的话,这是可说是我生平以来首次体会到内在宁静了。
唯有再见才是人生
在太宰治的遗作《Good-bye》的前言中,他提到唐代于武陵的诗:“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太宰说他有一位前辈将诗句翻译成“唯有再见才是人生”,相逢的喜悦转瞬即逝,离别的伤心却黯然销魂、如影随形,因此我们一生都得活在告别中。
我将《津轻》视为一部“告别”之作,因为那个太宰归去的故乡,正是他要道别的故乡。从太宰文学中,能看出他的另一精神面向:他一生中多次想以死亡与世界告别,在我看来,正是太宰“惜别”这个世间之故。那个他想离弃的生命,就是他燃烧的生命;而他离去的故乡,正是他留恋的母土。关于这点,你手上的《津轻》正是美丽的明证。
这样的文学点评,正是笔者想要做到的:有基于作者背景深刻理解后的、对本书的定位阐述,有诗意化的文字浓缩,还有对全书的情节概括、情感凝练。
(以此为目标,多努力吧,尼末君!)
打个分吧:
【注:5分满分,允许0.5分出现】
语言功力:2
全文架构:2
内涵与神韵:2.5
推荐指数:2
推荐阅读次数:1次
PS
本篇写完后,读书笔记就要暂时停止更新了(或许还有耳机测评或者骑行纪行佛系更新??),因为笔者需要集中精力在大创项目上攻克几个东西,大约至少两个月吧~两个月后又是期末,估计也难以抽出手来……
愿一切都能够有个好结果。
记于2019.5.15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