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与生活,真相与爱

作者:[美]乔纳森·萨福兰·弗尔
译者:杜先菊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她们都很特别吧?”他笑了,说:“她们的老爹当然会说她们特别了。”“但客观地说呢。”“客观地说是什么意思?”“就是,实事求是。诚实。”“事实是我是她们的老爹。”

Jonathan Safran Foer《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梗概:

  话少孤僻还别扭的奥斯卡,在父亲去世后为寄托对其思念,执意寻找父亲留下的钥匙后的秘密。隐瞒着“爱他却无法理解他的奶奶”和“对父亲逝世满不在乎的妈妈”,他独自开启了周末寻找“布莱克”之旅。幸甚,其中一位留给他了一份线索,顺藤摸瓜未得到想要的答案,却牵出了母亲波澜不惊表面下深沉的用意,撞破了藏匿于客房的爷爷与奶奶间超过半个世纪的爱情。【注:翻后是40年】最终,他与爷爷一同挖开了父亲的坟墓,爷爷将他给自己儿子的信件一股脑倾斜到棺材里,而奥斯卡也终于理解了这一心结,回归了被“不是那么响、但是却非常近”的爱包围着的生活中。

【注:在写本文时我不断回看这本书,但却发现了许多埋好的线索我未曾发觉,甚至连带着把我脑海中的时间线也搅乱了。索性抛开本书到底还埋藏了多少层伏笔,将我一遍看完的感受写在这里。】

文本分析:  

  外国人的小说行进方式,与中国作家典型的那种或平铺直叙朴实无华或风姿绰约气势如虹的方式完全不同。本文为多视角的第一人称插叙前进,辅以线条、照片、图画等等,再加上部分进行式对话的叙事风格,使得初读起来晦涩而杂乱不堪。然这俨然是大师级别的小说掌控力,我现在虽然读全书略吃力,阅读功力还是不够,但仍值得一读。
  全文整体在后50页开始收束,收尾过程中还提及了主人公“挖掘父亲坟墓”这样看似荒诞却是开启全新生活的必由之路这一情节,无疑将原本“迷雾+淡淡忧伤”的小说氛围冲洗的一干二净,让新生的阳光撒了进来。落脚到生活,并为全新生活开启一个引子,也算是现代小说的比较明显的特点了吧。

触碰点:

  本文触碰点细细琢磨其实挺多的,但是仅看第一次可能很多伏笔和照应都没法看懂。
  很多对话都像是生活中毫不经意、但是却透射出恬淡生活的独有美感。
  霍金先生的第二封回信,不仅仅散发出作为一个伟大科学家却平易近人的那种气息,更富有一种欣赏自然科学到达化境的独有空灵之美。尤其是他的中段以及最后一段,这可能是我写信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吧。

附:(模拟)霍金先生口吻写的信 (QQ翻译)

亲爱的奥斯卡,
  我读了你过去两年写给我的所有信件。我回了很多套用信函给你,希望某一天可以给你你应得的适当的回复。但你写给我的信越多,你对我吐露得越多,我的任务就越艰巨。
  我坐在一株梨树下为你口述这封信,俯视着朋友家的果园。我在这里度过了过去几日,正在从令我生理和情绪上都耗尽了自己的某种治疗中恢复过来。今天早上心烦意乱、自怜自叹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就像找到了一个对无解问题的简单答案:今天是我一直等待的日子。
  你在给我的第一封信中问你能不能成为我的门徒。这个我不知道,但我很高兴让你来剑桥待上几天。我可以把你介绍给我的同事,请你吃印度之外最好的咖喱,然后给你看看一个天文物理学家的生活有多么乏味。
  你可以在科学界有一个光明前程, 奥斯卡。
  我很乐意尽我的所能为你开辟这条道路。想想如果把你的想象用于科学的I的目的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会让人觉得美妙。
  不过奥斯卡,很多聪慧的人给我写信。你在第五封信中向道:“如果我永远不停止发明呢?”这个问题一直常绕在我就海里。
  我真希望自己是个诗人。我从来没有对谁承认过自己有效种希望,而我在向你承认这一点,因为你给了我理由,让我境觉我可以相信你。我毕生都在观察宇宙,主要是用我大脑的眼晴。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生活,一种美好的生活。我能够和一些伟大的同时代的思想家一起探索时间和空间的起源。但我希望自己是个诗人。
  我的偶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回写道:“我们的局势如下所述。我们站在一个我们无法打开的关闭的盒子面前。”
  我知道我用不着告诉你,宇宙的绝大部分是由黑色物质构成的。其中脆弱的平衡仰仗于我们永远也无法看见、听见、闻到、尝到和触碰到的东西。生命本身仰仗于它们。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不真实的?或许这些都不是该问的问题。生命仰仗于什么?
  我希望我制造出了生命能够仰仗的东西。如果你永远不停止发明呢?或许你什么都没有发明。
  有人叫我去吃早饭了,所以我得在此结束这封信。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告诉你,也还想再听你说更多的东西。很遗憾我们住在不同的大陆。很多遗憾中的一个。
  这个时刻是这么美丽。太阳正低,疏影正长,空气正冷正清。你要再过五个小时才会醒来,但我不禁感觉到,我们正在分享这个清爽美丽的早晨。

  你的朋友
斯蒂芬·霍金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P327-329

2019.2.26 16:49

  战争,极端主义,二者在我心中的罪恶程度一次又一次的加深。看过了他人的分析后,我才大致梳理出来奥斯卡爷爷的逃离是源于二战时期1945年的德累斯顿大爆炸,奥斯卡父亲的离世是源于2001年的“911”事件。这也导致了三代人别扭的个性。在此,再次希望二者远离我们,能够在一个安然的时代真的是我们的幸福,最近我也不再希望看类似题材的书籍了。
  有人提到了,文中单句独自一张纸的半图画式叙事、偶尔的颜色插画、密到看不清字母的信件段落,这些再加上后面多个一段一句、对话式段落大片出现,都是意识流的体现,整体文字不加锤炼,全部跟随作者与文中主人公的意识前进。或许这也是本作超前风格的体现。
2019.2.27 16:44

打个分吧:

【注:5分满分,允许0.5分出现】
语言功力:2
全文架构:3.5
内涵与神韵:3
推荐指数:2.5
推荐阅读次数:3次+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想看点儿什么?客官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