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畑勋是土,宫崎骏是风,铃木敏夫则是光和热


作者:[日]铃木敏夫
译者:黄文娟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3.15 17:26
  这是一本由“吉卜力三巨头”中不做导演但胜似导演的铃木敏夫,与曾整理出宫崎骏十二点间访谈录《风的归宿——从娜乌西卡到千寻的轨迹》的涉谷阳一,二者访谈汇集出的书。
  对于吉卜力迷们毫无疑问是必刷的书籍,我这个半吊子粉丝则从本书中才读懂了吉卜力内部真正的架构,理顺了吉卜力成立三十多年来的时间线索,也让吉卜力的诸位人员的印象在我的心中更加鲜活了起来。于是乎写下了“高畑勋是土,宫崎骏是风,铃木敏夫则是光和热”这一标题。
  本文将抛离书籍,藉由难得的认识深刻的时刻,然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好了(笑)。

关于这本书本身

  这本书真的没什么地方能够展开系统化的描述的(除了时间线或许可以整理下),我之前对于小说的那个模板套用起来也不是很好使。整体由于是话题引导的模块式章节,最开始和读到中后部会觉得有些啰嗦,当然这也是访谈录汇编出书的常见弊端。但是当你有闲暇并且对这些人这些事儿有兴趣时,读起来完全不是什么负担。

铃木敏夫

  铃木敏夫显然是个非常懂得聊天的人,在采访中总是能在讲许多的话的同时还保持你对他的兴趣。言谈起来完全是日本人日常谈天的那种风格,但又却是现代年轻人的而非传统日本人的那种谈笑风生的口吻。想来如果我有这样一位见证了许多传奇与故事而又善谈的朋友,必定会有闲暇就会找他聊天吧。

涉谷阳一

  作为与铃木敏夫对话的访谈记者,二者的年龄差(铃木敏夫48年、涉谷阳一50年)让他们的访谈节奏十分的融洽。有时会出现两人的一起大笑,大部分时间则是两人交替的占据谈话的主导者。
  是的,记者有时会将时间完全让给被采访者,而有的时候则是连续的发问,引导起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话题走向。我认为不仅仅是其中任意一方的功劳,采访记者此时对受访者的了解与看法也占据了很大分量。
  此外,涉谷阳一在访谈中有时会展现出自我固执而意气的那一面,很多时候他的观点与铃木敏夫产生较大的分歧,反而这样会发掘出铃木的真实的想法,并且能够以局外人的身份(铃木敏夫涉及其中,叙述可能会不完全、自谦或者不知情)提出很多读者感兴趣的话题与方面,这也是能让本书充实起来的重要原因。
  而且,或许这样的访谈,能够让接收采访者对自身的经历有更好的总结与回顾,铃木本人或许也收获颇多呢。

空口无凭,摘录几段吧

两人相谈甚欢

——那么,铃木先生庆幸的是,自己至少还有商业上的才华吗?
铃木:不是…
——您似乎始终不想承认。但是纵观吉卜力的历史,我觉得如果没有铃木先生的话,恐怕早就土崩瓦解了。
铃木:(笑)啊啊…
——铃木先生文艺与商业上的才华经常无意识地统一,巧妙地掌握好它的平衡就能继续维持吉卜力。不过,吉卜力终究还是以宫崎骏为前提,经常以宫崎骏要拍什么电影为主。
铃木:嗯,没错。
——只是这样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会产生各种矛盾。
铃木:的确。(笑)
——为了让宫崎骏拍电影就不得不维持工作室,这样一来,就一定要挖掘到新的才能,挖掘新才能的目的也是为了宫崎先生能继续拍电影。
铃木:就是这样(笑),说的没错!
——但是,宫崎骏真是个让人伤脑筋的人啊,他经常会破坏这种才能。(笑)
铃木:对对对对对对对。(笑)
——为了宫崎先生在工作室里挖掘到的新才能,不知道怎么地就被宫崎先生自己毁掉了……这样绝对会产生矛盾。
铃木:是啊。(笑)
——这时候,铃木先生就必须出手控制好这一切。
铃木:没错!真的很累人啊。不过宫先生这个人完全没有恶意,他就是在拼命做事的过程中引发了这种矛盾。
——是啊,所谓过分的溺爱会毁掉才能。
铃木:正是如此。所以有时候一定要将这些才能藏起来。(笑)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在工作室里做的。(笑)
——(笑)比如让宫崎吾朗拍电影,我觉得这不是铃木先生对吾朗的爱的表现,而是对宫崎先生爱的体现。
铃木:原来如此。
——如何让宫崎骏拍电影,如何能让新的才能诞生,到底有谁能在与宫崎骏的争执当中存活下来?——“啊、是他的儿子!”
铃木:哈、哈、哈、哈!脑海中的确曾经略过这种想法。(笑)
——于是,五郎先生的确好好地拍了一部电影。对吉卜力工作室来说,也算是完成了维持生命线的重大使命。
铃木:就事实而言,的确是这样。

关于《起风了》

铃木:我把菜穗子说的“来吧”改成了“活下去”(也就是最后放出来的版本),宫先生对此很惊讶。……包括《风之谷》的最后场面在内的很多作品,宫先生的设定与我的设想都有这种分歧。现在回想一下,宫先生的设定比较好吧。
——我觉得是一样的啊,铃木先生。
铃木:作为职业制片人来说,我觉得还是有区别的。
——不过,电影整体的印象和给人留下的余韵完全是两回事啊。
铃木:……如果采用了最初宫先生设定的结局,最后三个人都死了,与日本人的生死观不符,不知大家会作何感想。
——生死观这种非常文艺的主题固然重要,但这不是电影主要想表达的东西啊。
铃木:如果是这样的结局,说不定会对很多人产生影响,说不定有人会单独为结局写个故事。
——这种情况也许会发生,不过现在的结局可能也会影响很多人,说不定还有人因为看了这部作品想拍电影呢,这不是都一样吗?
铃木:也许吧。

关于铃木扮演的角色

(前面在聊铃木如何一步步从《Animage》总编做到了吉卜力的制片人)
——总结下来:为什么会觉得这么开心?因为是天职吧。
铃木:真的是天职吗?
——所以对铃木先生来说,这也是一种邂逅,跟与宫崎先生和高畑先生邂逅一样。
铃木:啊呀,现在回头看看,真的已经变成这样了。我看来要一直做到结束职业生涯为止了。(笑)
——到这里您应该很清楚了,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生。
铃木:是吗?真是不想承认啊。
——即使当时没察觉,到现在也应该明白就是这么回事了吧,铃木先生。
铃木:算是吧。不过,人类其实是有各种潜在的可能性的。
——对铃木先生来说,已经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了。(笑)
铃木:不过1+1不只是等于2……
——看这本书的人相比已经非常清楚了,制片人才是铃木敏夫从开始就做的风生水起的工作。将导演不想公开的未完成作品公开,这本身就不是随便哪个制片人都做得了的决定,而铃木先生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却做到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您的天职啊。
铃木:你这么说我可承受不起。
——总之,铃木先生这个人就是为了做制片人而生的。
铃木:怎么可能?
——所以您才会为了结局的事情烦恼,这正是作为一流的制片人高难度的决断,而且您还将它扶住了行动。在比如说,为什么要创建吉卜力?是为了要让高畑勋和宫崎骏能够制作动画,需要这样一个组织。
铃木:是啊,据点是必要的。
——所以啊,事已至此您就无法再推脱了。这种事谁来做?只能有铃木先生来承担。
铃木:是啊。

吉卜力三驾马车各自特色与之间的关系


图为:高畑勋、宫崎骏、铃木敏夫


——2019.3.16 9:28
  先说下,一部作品我们说的是谁的,是根据导演来定的。而编剧则是参与故事的编写,制片人在吉卜力则是非常模糊的概念。


宫崎骏

  无论是从获奖记录还是口碑名气来看,毫无疑问宫崎骏是三者中名气最大的,甚至大部分人将吉卜力与宫崎骏画上了等号。这与他的画风、他的电影面向对象、他的配乐风格、他的电影主题都息息相关。宫崎骏的电影基本上都是非常卖座的经典,当年的“风之谷->魔女宅急便->幽灵公主->千与千寻”更是一次次创造了动漫电影的票房。

不是偶然?

  当然,在我看来,他执导的电影卖座是十分必然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同年龄段的人、或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都能够在同一部作品中挖掘出不同的东西。比如一部简简单单的《龙猫》,童年看的是那种如同置身其中的乐趣,青年看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年看的是自己回不去的快乐时光。(少年和中老年我想不出了。。。)

为什么说宫崎骏是风?

  宫崎骏生于战时的日本,家族经营着飞机工厂。无论是早期以天空和飞行器为背景板的《风之谷》《天空之城》以及诸多漫画,到宫崎骏自娱自乐而生的《红猪》中飞行员的自在生活,再到《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空战场面,以及《起风了》中飞机设计师与战斗机的一生,无不体现着他与天空、与飞行和飞行器那种丝丝扣扣的情怀。
  他的画风更偏向于华丽与幻想,大胆的欧式的配色,广阔的充满想象力的场景,这种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也是让他的动画能够一直肆意遨游的原动力之一。


高畑勋

  对比宫崎骏,高畑勋导演名声不显。但实际上,宫崎骏嘴中的“paku桑”“阿朴”却是他的前辈、他的伯乐、他眼中的竞争对手、他最希望得到肯定的观众。我只看过他的《百变狸猫》和《萤火虫之墓》,其他的经典由于画风原因一直有抵触情绪,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高度评价——艺术大师。

看过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

  是的,我说的就是《萤火虫之墓》。那个别扭的哥哥,那个生病的节子,那个战乱的年代。小时后看过一次,现在回想起来往往是阴暗的格调,写实到残忍的画风,想起来就心痛的故事走向,听着让人想停掉的旁白,以及无甚印象的萤火虫分镜。
  但是我那时就相信,能讲出这样故事的人,肯定是经历过相似场面。也就是,这肯定是战败后日本平民生活的真实反映。果然,《广岛》那本书看完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这部片子。那些真实的人性,那些悲惨的年代,这便是高畑勋为我们打磨后留下的故事。

不会作画的导演

  看完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宫崎骏的电影确实是自己画出来的,而高畑勋不会画画,甚至连分镜都没法独立完成!难怪他的不同电影会有不同的作画风格,跳跃极大。他导演的电影完全是在指派着不同的作画家在他的意念下一次次调整方向,打磨出来的作品。难怪总是在跳票(笑),时间上一拖再拖,经费还常常不够(笑)~

人气不旺?这才是生活嘛~

  与宫崎骏相对比,高畑勋显然更是一个写实主义、朴素派的动画导演。而他的很多作品则非常偏向于片段化的描述、散文化的叙事风格。看似杂乱而琐细,实则精挑细选而富有温情,值得细细品味,如《我的邻居山田君》《岁月的童话》。而立意与主题的深刻,则能够支撑起在画风方面让观众产生的疲累时间,如《平成狸合战》《萤火虫之墓》。
  生活与人性,便是土。起于微尘,终于微尘,这便是吉卜力枝繁叶茂参天大树所扎根的土壤。

日式传统美学的继承者

  无论是山田君改编自日式四格漫画,还是采用的日式谣曲式的配乐,以及起源于《竹取物语》的辉夜姬那种笔墨山水的画风,都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日本导演扎根于本国文化的那种底蕴与担当,民族精魄的传承,正是需要这样历久弥新的作品来承载、记念。


铃木敏夫

  他是诸多经典吉卜力作品的制片人,虽然从他自己的叙述中完全不明白制片人该做些什么(笑),但从影片企划、制作中的团队交流再到影片的制作方方面面融合与宣传,他一直在做,而且做得非常优秀。他自认只是为了高畑勋和宫崎骏能够一直把作品做出去而跑跑腿儿,但在这过程中与两位大师的沟通中也无疑对二者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影响,甚至说部分作品的结局都是他心血来潮想出来又影响了导演而最终定下来的。

全局统筹者

  高畑勋团队在不断地烧钱,则需要宫崎骏团队不断地赚钱,他则调度好吉卜力工作室中二者的平衡,同时还要给新人们足够的空间去创作(主要是宫崎骏会不自觉地干涉进来哈哈哈哈哈)。也为吉卜力的前世今生不断操劳着,勾画出了最美妙的那个吉卜力工作室。

最佳第三人

  铃木敏夫在两位天才的生活与创作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调和剂角色。同辈人,都有着对作品的执着追求,都有着对艺术的高层次鉴赏力。他能够调和好艺术家与大众需求之间的那种平衡,能够将作品合时宜的宣传出去,能够不断催促高畑勋(笑)的进度,能够在宫崎骏陷入僵局时打破平衡取得新生。甚至他的执念能够促成吉卜力的下一部作品方向,铃木敏夫真的是无可或缺的一个人!

路转粉

  相比深沉而懒洋洋的高畑勋、华丽而充满干劲的宫崎骏,我更希望我能够成为铃木敏夫这样的人。
  一方面我更擅长做二把手,这是我自我总结多年的感受,而非技术尖兵或是工作狂人;另一方面也是我做不来两位大师那样的人物,我不具备那样的超凡才华。不是出世而天马行空的宫崎骏,也不是入世而历经沧海的高畑勋,我更希望能够与二者为伴,与人们去更多的打交道,笑着平和的来面对这个世界。

分还是要打的

【注:5分满分,允许0.5分出现】
语言功力:3.5
全文架构:2
内涵与神韵:2.5
推荐指数:2.5
推荐阅读次数:1次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想看点儿什么?客官请说~